Product classification

拖泵输送泵管

contact us

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产品描述

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一位叫做梁稳根的湖南青年目睹此景,万分悲愤。他大喝一声“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便毅然投身其中。

  30年后,他创办的三一重工营收一度突破千亿,现在市值超1300亿,成为世界第五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一举改变了国产重工薄弱的局面。

  更厉害的是,通过自主创新,三一还创造了工程机械行业多项纪录:世界最长86米臂架泵车,亚洲首台1000吨级全路面起重机,全球最大3600吨级履带起重机,世界第一台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

  1956年12月,在湖南娄底涟源县偏僻的小山村,一个新生儿在一户梁姓人家呱呱落地。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四的缘故,父亲按照族谱给他取名为“梁永根”。

  梁家在那时家徒四壁,甚至就连简陋的破土屋都是借来之物。为了养家糊口,梁永根的父亲常年在外给别人做蔑制品(蔑,是劈成条的竹片)。用后来的话来说,就是个典型的个体户。

  只不过按照当时的环境,梁父只能被定性为“扰乱生产积极性”的落后分子,并因此遭遇了几次批斗,梁永根对此印象深刻。

  但由于门当不户对,这段感情不久便无疾而终。深受打击后,梁永根跟身边的亲朋好友发誓:“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成就一番大业!”

  不过受影响,梁永根高中毕业时,高考一度中断。没有什么背景的梁永根只能极不甘心地回到村里,在生产队干了几年农活。这和许家印的经历非常相似。

  但由于准备不足,梁永根第一次没有考上。后面又拼搏了两年,才考上了中南矿治学院(中南大学前身),就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梁永根在大学虽然学的是工科,但却经常“不务正业”。他这边上着材料课,那边转眼又跑去选修管理。

  兴许是课听多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梁永根脑子里一度想的都是企业的事,就连平时和同学聊天,也喜欢就这个话题高谈阔论,因此大家都喜欢调侃他为“梁厂长”。

  1983年,大学毕业的梁永根被分配到位于涟源的洪源机械厂,隶属兵器工业部,是当时十足的“铁饭碗”。

  他在生产时非常用心,常常工作到深夜才离开工作岗位。工作之余,梁永根延续了大学时期的风格,喜欢找同事闲聊,讨论国有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特别是每次看到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演讲时,梁永根都会热血沸腾,后者描述未来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场景让他心向神往。

  但回到现实,梁永根又无比失落。厂里的工多都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一到点就马上下班,他们最开心的就是机器出毛病停产,这样就能获得带薪的休假。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国企的各种弊端开始显现。想大干一场的梁永根试探着跟厂里提出建议:能否承包一个车间,盈亏自负。

  那时候,中国企业家的杰出代表是步鑫生和马胜利。熟读西方管理学著作的梁永根觉得,步和马的那一套非常粗糙,自己不比他们差,他决心成为中国一流的理论家和一流的实践家。

  因此有一天晚上,梁永根便和厂里三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跑到工厂后山,他们在那里义结金兰、歃血为盟:“今生今世,肝胆相照,患难与共,誓为民族工业的振兴而奋斗!”

  1985年年底,看到改革日新月异的梁永根再也无法稳坐钓鱼台,深感时不我待的他带着唐修国三人,正式向厂里提出了辞职。

  不过彼时,梁永根已是洪源机械厂的体改委副主任。作为厂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又是核心骨干,他的辞职遭遇了多方力量的阻扰。

  首当其冲的便是梁永根的父亲。梁父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抄起扁担追着梁永根,要把他撵了回去。

  但梁永根去意已决,他甚至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一旦失败,就写一本书,告诫后来的年轻人,然后再去山村当老师。

  最终,梁永根找到当地改革派头号人物—洪源县县委阳花萼,在他的帮忙下,才成功离开了洪源机械厂。

  我为什么会放弃这个工作呢?就是当时体制改革,我们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改革开放,而改革最中心的一个环节,就是怎么把中国的企业做得更有活力和竞争力。

  所以我们就想建设一个试验田,探索到底怎么把企业做好。当时厂长说你在这里做实验不成吗?我记得跟他讲过一句话,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我说与其拯救一个坏的细胞,不如换一个新的。

  现在大家有一个理念,认为创业首先要有创业计划书,一定要成功,其实不然。当年我读《基业长青》这本书时就讲过这个问题,很多大的企业不是先有产品,先有规划,而是先有梦想。

  第一个问题是创业不成功后你要干什么,因为你把你的饭碗已经丢掉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如果创业成功的话,中国再来一次打地主、分田地怎么办。

  初出茅庐的梁永根四人空有一身理论,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做企业的经验。他们只好先放下干大事的念头,打算做些小买卖积累资金和经验。

  这时,不知梁永根从哪里打听到了“羊买卖”生意火热的消息:一头羊可以赚到20多块。于是梁永根便带着袁金华他们跑遍了湖南、贵州,做起了羊的搬运工。

  不过在千辛万苦买到第一批羊之后,梁永根才知道一个残酷的事实:羊最近之所以涨价,是因为当时外贸部门与日本签订了一份短期合同,但只要双方交完货,羊价很快就会跌落。

  一连串的失败让梁永根一蹶不振,他把自己关在当初酿酒的小屋里喝闷酒,一连喝了三天三夜,谁喊也不开门。

  梁母看不下去后,硬闯了进来,指着装满酒的大缸对梁永根说:“你要还是咱们梁家的儿子,就从这小屋里走出去,重新站起来。或者,你就跳到自己酿的这些苦酒里淹死!”

  被母亲一骂,梁永根顿时清醒了:母亲说得对,我不能在自己酿的「苦酒」里淹死,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随即,梁永根重新找到袁金华他们,准备再次回到涟源寻找新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醒自己今后做人做事要踏实稳重,同时也希望未来的事业能稳定,梁永根把自己名字中的“永”改成了“稳”,正式更名为梁稳根。

  因为在四个创业伙伴中,有三人是材料专业的高材生,所以这次创业,在梁稳根他们总结前几次失败的教训后,准备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寻找机会。

  顺着这个方向摸索,梁稳根打听到了一种有色金属焊接材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于是,他们分别找亲戚朋友借钱,最后凑了6万元,在1989年2月创办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

  材料厂成立以后,梁稳根四人便一直窝在地下室里搞研究。在经过100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后,他们的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

  据梁稳根回忆:“1989年10月9日,那是我们永远难以忘记的特殊日子。这一天,我们4个创业者中的1个,从农业银行的一个营业所取回了8000块钱的第一批货款。

  他拿到这个钱便一路狂奔,跑回公司,跑到我们办公室的时候,就把钱抛到了空中,边抛边喊“我们打过长江了!我们打过长江了”。然后我们几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唱起了「酒干倘卖无」。

  为什么这么激动呢?因为当时这八千块钱意味着我们可以生存了。之前贩羊和做的事都不顺利,所以虽然我们才研发不到一年,但那时我们已经快无米下锅了。”

  借着这次突进,梁稳根的事业得以腾飞。到了1992年,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产值过亿,利润达3000多万,已经成为湖南娄底市最大的民营企业。

  其实在材料厂产值不高时,梁稳根就把“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的口号标语挂在工厂的各个地方。

  后来一次春节期间,省委领导来厂里视察,看到标语后表示:“还要做出一流贡献。”三一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中国迎来了大规模基础建设的。但那时的建设工地上,基本都是进口设备的“博览会”,很难找到国产工程机械的身影。

  “一个强大的中国不能没有自己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啊!”心怀产业报国梦的梁稳根,看到这种情形不免感慨。

  刚好那时,梁稳根也在琢磨,为什么比他起步晚的张跃能把远大空调做到20亿产值。最后他得出结论:焊接材料这个行业太小,要干大事业,就必须进入大行业。

  经过两年多的调研,梁稳根和刚加盟三一的副总裁向文波在“双进”战略上达成一致,即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工程机械。

  其实当时在高管会上,也有人提议三一集团可以进入利润丰厚的保健品等行业,梁稳根只是反问了一句:“做出的保健品你会让你的儿子吃吗?如果不会,那我觉得这个行业就不能进。”

  梁稳根认为,那种缺乏真正价值而靠营销取胜的产品,第一是违反了基本的商业道德,第二也很难可持续发展。

  彼时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有90%都被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等国际巨头霸占,核心技术也掌握在他们手中,初出茅庐的三一面临着重重困难。

  混凝土拖泵(用于混凝土施工中的输送和浇注)是三一重工最早的产品。但第一批样品出来后,由于性能太差,被客户全部退回。

  为了摆脱困境,梁稳根在全国广撒英雄帖,八方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最后找到了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的液压专家易小刚。

  易小刚也是湖南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一直致力于工程机械的研究,曾主持开发国务院多个重大项目,后来成为了三一重工的总工程师。

  来三一之前,易小刚从没接触过拖泵,没想到这个短板却成为了他的优势。因为传统拖泵的高低压一般通过不同的管子来切换,而易小刚则跳出常规,设计了一个可旋转阀门。

  这个设计遭到工人和车间主任的一致反对,理由是:国外都是用管子!梁稳根权衡后,决定支持易小刚:“我们到底是相信科学,还是相信外国人,可以先试一下。”

  梁稳根的信任没有被辜负,在易小刚的攻克下,1995年12月,三一第一代拖泵问世,其液压稳定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级别产品的水平,三一重工也因此诞生了第一个专利。

  拖泵之后,三一重工又在混凝土泵车上向外资品牌发起了挑战,很快就成为国内第一家出口泵车的企业。

  当时400米以上混凝土输送技术长期被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垄断,而三一重工不但把400米踩在脚下,还在2008年创造了上海金融中心492米的输送记录。

  另外,对于泵车上的臂架,国内最早只能生产32米的型号,现在也保持着86米的世界最长臂架泵车记录,三一因此被大家称为“世界泵王”。

  无论是2010年的智利矿难,还是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三一重工都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工程机械的力量!

  美国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曾提出,可以帮助三一重工发展混凝土机械,但前提是三一今后不得进入挖掘机市场。

  刚开始,三一研发人员根本不清楚挖掘机是怎么制造的,他们只能从图纸开始,反复试验。最后用了两年时间,才研制出三一的第一代挖掘机SY200。

  因此,挖掘机研发团队的成员们都很沮丧:在国外产品基本垄断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谁会认可三一重工?谁会去买一个小公司的第一代产品?

  更糟糕的是,由于挖掘机项目的研发耗资不菲,三一集团的高层也产生了激烈争论:到底要不要继续研究生产挖掘机?大家都很迷惘。

  2002年初冬,三一集团驻香港子公司新恒利的总经理梁林河给梁稳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新恒利在三亚接了一个军港项目,急需一批挖掘机,希望总部能够采购一批。

  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梁稳根还是委派三一挖掘机研究所所长戴晴华,亲自前往三亚实地考察。得到后者自信的承诺后,梁稳根才将自家三台SY200B挖掘机运到三亚,正式投入作业。

  一个月后,三一董事会在三亚召开。会议结束后,为了坚定大家的决心,梁稳根将董事会成员带到工程现。

其他产品
cache
Processed in 0.007935 Second.